神农本草经ldquo上品rdq
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颜色白如莲籽,细如珍珠,分布于从黑龙江至云南、广东等地。原植物生于池塘、沼泽及水田中,喜温暖湿润气候和阳光充足。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生用或麸炒用。临床用名有芡实、鸡头实等。
芡实,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具体记载为:味甘,平。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具体解释为:芡实,性味甘涩而平,主治风湿痹痛,腰脊膝痛。补助内脏,消除突然发生地凶残暴虐疾病。能增添精气,以使记忆力增强,使听力敏锐,眼睛明亮。素有“水中人参”和“水中桂圆”的美誉,是传统的中药材和珍贵的天然补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载:芡实,甘、涩,平。归脾、肾经。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在《本草纲目》《本草新编》等古籍中也对芡实的功效和作用有如下记载:
健脾止泻《本草求真》:芡实如何补脾,以其味甘之故。
《本草经百种录》: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粘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
《方脉正宗》:芡实治老幼脾肾虚热及久痢。
可以看到,芡实能提高脾胃功能,也能缓解脾虚,对人类因脾虚引起的小便不利和腹泻便溏等症都有良好的预防和缓解作用。
固肾涩精《本草纲目》:芡实,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
《本草新编》:芡实,佐使者也,其功全在补肾去湿。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
《本草求真》:芡实如何固肾,以其味涩之故。
芡实属于性味甘涩平的中药材,主入肾经,能较好地提高人体的肾功能,预防和缓解肾虚,尤其是能改善肾虚引起的小便频数、梦遗滑精、阳痿、早泄、遗尿等症状。
补中祛湿《本草新编》:芡实补中去湿,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补真水,与诸补阴药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虑多投以增湿也。
芡实除了滋养身体外,还能去除体内湿气,让机体获得轻松感,消除困倦。
[I]芡实莲子红枣粥原料:芡实15克,干莲子15克,红枣15克,糯米克。
做法:芡实、莲子、红枣、糯米分别洗净,芡实、莲子、糯米放入水中浸泡2小时。锅中倒入适量水,将所有材料共同煮成粥即可。
功效:具有益肾固精、止遗止带的功效。适合脾肾两亏引起的夜尿频多、带下过多等人群食用,也可用于小儿遗尿的食疗。
[II]芡实桂圆银耳羹原料:芡实30克,桂圆肉12克,银耳半朵,枸杞子6粒。
做法:芡实浸泡1小时以上,洗净备用。将银耳用冷水泡发,去除黄蒂,撕碎。桂圆肉、枸杞稍泡软,洗净备用。将芡实、桂圆肉、银耳入锅,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2小时。关火前10分钟加入适量冰糖。关火后撒入枸杞子做点缀,焖一下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养血、益阴生津的功效。适合于具有面色少华、口干口渴、心烦失眠等津亏血虚的人群食用。
[III]芡实米糕原料:芡实粉90克,糯米粉60克,细砂糖30克。
做法:将糯米粉、芡实粉、糖混合,加入适量水,水不宜过多,搅拌均匀,拌成粗粉状;在容器里垫层油纸方便脱模,放入容器内,不要压实,铺沙子一样铺上一层一层;容器包好保鲜膜防止锅盖水滴落,冷水上锅蒸20分钟,放凉切片。
功效:具有益肾固精、补益脾肾的功效。适用于脾肾不足、尿频、便软、带下的人群食用。
I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北京同仁堂。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