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独特的茶文化

 

小宜侃岚皋,每天为大家分享你不知道的岚皋风土人情,今天小宜为大家分享岚皋独特的茶文化,饮茶是岚皋人古今皆然的重要生活内容和习俗。

岚皋人爱饮茶,他们将“茶”“饭”连在一起说,总之,一旦没有茶,生活将黯然失色。茶谚说“宁可三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开门七件事,茶为先”,茶确实成为岚皋人的生活必需品,爱到须臾不可或缺的地步。

岚皋人在清代民国时期主饮青茶,一种半发酵茶,觉得醇厚有口劲;至20世纪80年代普遍饮用不发酵的绿茶,觉得清香绵和,是绿色健康饮品。

岚皋饮茶方式按加不加作料划分,有两种:一种是清饮法。这是绿茶最普遍的饮用方法,不加任何作料的饮茶法,古人称之为“见真法”,即通过恰当的冲泡技法充分体现茶色碧绿、香清幽、味醇厚、条形美的特点;一种是混饮法。茶中加作料,如生姜、糖、酒米花、大枣、枸杞、桂圆等。这是一种较原始的饮茶法,脱胎于古代的茶粥。

若按用途和饮茶环境划分,还有下列几种:一种是药茶。茶谚道:“吃萝卜,喝姜茶,大夫闲得满街爬。”每逢大人小孩拉肚子,家人便寻找多年的陈茶,加姜煎服一碗,喝下去,就好了。小孩消化不良,俗曰“吃嗝到了”,也要用茶水来化食。唐代名医陈藏器甚至提出“茶为万病之药”的观点。添加的药物常用的是:生姜、葱白、淡竹叶、艾蒿、川芎、柏子、薄荷叶、菊花、金银花、桂花、陈皮、大枣、紫苏、白茅根、鱼腥草、茵陈、板蓝根等等。为改进口感,同时也作为一种药物,适量加人红糖、冰糖、白糖蜂蜜。

岚皋罐罐茶。罐罐茶又有两种沏法,其一是水烧开后将粗茶投入。熬煮片刻,然后用碗分茶;其二是将粗茶叶放人陶罐或砂壶中,用文火烤制片刻以除去潮气,然后倾人滚开水,发出刺刺啦的暴响,同时蹿出一股扑鼻的茶香味,此种吃茶法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响雷茶类似。

岚皋地头茶。岚皋有薅锣鼓草的习俗,参加者有十余人到数十人不等。按规矩给谁家干活就由谁家管饭和送水。因人多,茶用大锅或者大吊罐熬煮,熬煮得汤色发黄,味苦涩,不图品茗之趣,只求解渴。主家用罐或者壶盛茶汤,轻则拎着提着,重则担着背着,还要带上一摞碗。茶水送到田间地头薅草的休息,送茶水的开始分茶,一碗一碗地恭而敬之地送到每个农夫面前,道个辛苦。其间,少不了吼山歌、唱情歌、讲酸故事、打情骂俏。这是一次“山野之人”举办的“山野茶会”,充满肆无忌惮的野性和世俗生活的情趣。茶喝罢锣鼓再度响起,又一轮劳作便开始了。

岚皋僧道茶。岚皋寺宇道观很多,和尚道士大多嗜茶。和尚饮茶为参禅,道士饮茶着眼于养生。

岚皋人重视早茶和饭后茶。有谚日:“早茶一杯,精神百倍”,“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家”,“饭后茶消食,酒后茶解醉”,从这些茶谚中便可知道岚皋人对茶叶养生保健作用的重视了。岚皋茶礼极具巴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待客不周便说“怠慢了客人,没有好茶饭”,相思成疾胃纳不佳便说“茶饭不思”,夸某女人能干便说“茶饭做得好”,为某女提亲道其优点则说“针线茶饭样样能行”…茶和饭等同了

岚皋村民饮茶崇尚简朴淡泊,茶叶不求名贵,茶具不求精美,量家之有,便宜行事。纵使不风雅也无所谓,只要客人满意就心安理得了!

在岚皋,有客来访,无茶不成敬意。茶谚说:“待客茶为先”“来客无烟茶,算个啥人家”。表示歉意的习惯用语是“连水(茶水)也没喝一口,真怠慢了您”。即使夜半造访,也要先敬茶而后叙谈。陌生人路过,进门讨茶喝,主人热情接待,立即烧水煮茶,讨要茶水钱是会遭到左邻右舍耻笑的。岚皋人习惯以茶为礼,新茶下山,量少价昂,抢着买个几两送给亲朋故友品尝,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aizhizx.com/gyzf/125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