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桂圆熟了,还上人民日报了
先问朋友们一个问题
最近泸州什么水果丰收了?
答案就是
桂圆桂圆桂圆
而且咱们的泸州桂圆
今天还上人民日报了
原来是因为咱们的桂圆
又迎来了上市的日子啦
那今年桂圆丰收情况如何呢?
价格是涨是跌还是没有多大变化呢?
本报记者也来到位于龙马潭区
特兴镇桐心村的多亩的桂圆林里
为大家一探究竟~
硕果累累,产量颇丰张坝、特兴、通滩、海潮、潮河等地是泸州盛产桂圆的地方,如今,果子成熟,泸州大街小巷遍地都能看到。“今天早上摘的,你尝一下,又甜又新鲜。”在红星村农贸市场,一果农向过往路人推销着背篓里的桂圆,他说,早上5点过就到园里摘果子,7点过到市场,卖不起好价钱,3块钱一斤,而且一个菜市场有几十个果农卖桂圆,市民货比三家,甜、大才能卖得了好价钱。
“我是桐心村的,我们那里家家户户都有桂圆树。”次日,记者便前往桐心村一探究竟。果不其然,沿路前往满是桂圆树,不论是矮小或粗壮的桂圆树都密密实实挂满了果子,今年桂圆又是大丰收。
在一果农的果园里,四五个果农提着箩筐,穿梭在桂圆树中采摘果实,有的拿着剪刀修剪多余的枝条和叶子;有的将桂圆捆绑成团;有的将桂圆打包放进包装盒里……“今年遇上桂圆‘大年’。”种植大户张朝林一边从树上帮客人摘着桂圆,一边笑着说道,龙眼树根据产量分“大年”和“小年”,呈交替性出现,今年恰好是“大年”,今年保守收成2万斤,因桂圆品质好,家门口就能卖掉一部分桂圆。
“桐心村共有多亩桂圆,百年以上老树一万多株,成年老树15万株,品种有石甲、南宁、八月香、大乌园等。”该村党总支副书记任富惠介绍到,今年产量估计达到万斤以上,一年的辛苦劳作有了好收成。
销量增多,销路发愁“书记,今年的桂圆那么多,怎么卖嘛?”
“我们一起想办法。”
眼看着桂圆一天天成熟,果农们一边欢喜的同时,也在担忧着果子的销量问题。“我家多株桂圆树,近2万斤桂圆,今年收成比往年翻了一倍多。”63岁的李顺祖祖辈辈都是靠桂圆为生,如今,却为眼前这成片的桂圆林而发愁,以前他家的桂圆靠亲戚朋友和商贩就能销完,价格在4—5元/斤,年收入几万元。今年果子增多,价格比往年差了一半,怎么销完让他发了难。
距离李顺上一次为桂圆销路发难还是在好些年前,那时,交通不便,前一天就摘好桂圆,次日天一亮就挑着两筐行走数十里地,坐船过河赶集卖桂圆,最后卖不掉就低价卖给供销社做干桂圆,“4斤才能烤一斤干桂圆,很费工程。”李顺说,现在没人愿意烤干桂圆,新鲜桂圆低价卖还是有市场的。
桂圆好,价格低还不好卖,为何?
▼▼▼
任富惠说,桂圆滞销的“最大元凶”是销售渠道较单一,果农现在只有零售和批发两种,为此,村党总支也在想方设法开拓销售渠道,除了线下,线上是一个突破口。“广电云商是一个不错的平台,通过互联网,让全国各地的人享受到桂圆的甜蜜。”任富惠听完广电云商工作人员的介绍后,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泸州桂圆普遍,但对于云南、贵州、重庆等地的人来说,桂圆是这个季节的新宠,可借助广电云商的力量,助推桂圆走出泸州。
即将上线,分享甜蜜为了让各位吃货吃到最甜蜜、最新鲜的桂圆,近日,本报旗下电商平台广电云商工作人员冒着炎热奔赴泸州各个盛产地,“打量”了一番各地桂圆的情况。
“今年桂圆大丰收,广电云商平台一方面是帮助果农销售,另一方面是要将泸州本地的特产销往更远的地方。”广电云商负责人肖丽介绍到,通过走访发现,今年桂圆生长季节雨水充沛,阳光充足,造就了时下美味多汁的桂圆果肉,有销售市场,其中,张坝的百年老树吸引着人们的味蕾;潮河镇是“中国晚熟龙眼之乡”;黄舣镇罗湾村的十里桂圆长廊为名……各地桂圆各有千秋。
“我们已经和好几个地方进行了洽谈,最后会选择哪一家还在商议中,但一定是品质好、味道佳的桂圆。”肖丽说,果子的成熟期就在8、9月份,广电云商会加快节奏,将桂圆推到线上,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肉厚核小、味甜清香、肉脆爽口的桂圆。
桂圆大丰收
大家一定不要错过时令
等待广电云商产品的正式上架
享受甘甜味美的果子吧
不过桂圆虽好吃
但也不能“贪杯”哦
桂圆性温,属于湿热水果
吃多了也会出现流鼻血、腹泻等
一天食用龙眼的数量应尽量控制在克
别让甜蜜成负担~~~
本报记者汪瑶
编辑:冯菜菜
责编:张其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