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壳不为人知的妙用值得收藏
龙眼肉鲜者洁白晶莹,质嫩多脂,甘甜味美,素有骊珠之誉,堪称果中珍品。而干者养心安神、聪明增智、开胃益脾、补虚强身,又为医家恃重之物。然龙眼之外壳及内在之核仁,无论作果充药,皆弃而不用。其实,龙眼之壳、核,俱是药中良剂,药效之佳竟有无可比拟与替代,非仅废物不废之谓也。
龙眼壳具散风疏表,凉血清热之功,用以煎水外洗多种皮肤病,如荨麻疹、瘙痒症、夏季皮炎等,消疹止痒,功效不凡。龙眼壳煅存性研细末,用茶油调成糊,可用于外敷治疗烫伤与久不愈合的皮肤溃疡。
龙眼壳可治荨麻疹取龙眼壳50克,加水毫升,浸泡2小时,然后大火煮沸,换文火继续煎1小时,滤出药液,药渣继续加水毫升,再按以上方法煎30分钟,两次煎出液合并,滤出药液,放凉后洗患处,每日2次。症状不严重者一般1~7天可愈,且不易复发。治疗期间最好不要吃水果特别是南方水果,不要吃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尽量不饮酒,饮食以清淡为主,通过治疗可逐步改善患者的过敏体质。对于反复不愈的重度荨麻疹则要通过详细的辨证配合内服中药来治疗,可通过养血祛风、清热活血、调理脾胃、固护正气等方法取得满意疗效。
龙眼核剥去光皮,其仁研极细,掺疮口即定痛止血。平西氏云:此药在西秦巴里营中,救愈多人。’按:龙眼核治金刃伤功效甚验,查《本草纲目》及其他本草书籍俱未记载。可见世上有用之材,自古迄今,湮没者不可胜汁矣。惜哉!惜哉。”余自得此秘方后,立即收取龙眼核,如法研为细末。凡遇普通之金刃伤,俱以敷之,其止血定痛之效确非虚语。且废物利用,不化分文,遂作案头常备之药。有一日,一女病人前来就诊。其在一周前与弟媳斗口,及至动武,被对方咬伤手背。虽经外科多次治疗,依然溃烂腐化,不能收口。余为其洗净创面,掺以龙眼核粉并包扎之。次日换药,溃口已明显收敛,仅敷药粉两次便结痂而愈。痂脱之后肤上不留痕迹,表皮光洁如初。可见龙眼核之用,非仅止血定痛而已。即此观之,龙眼核之为物,犹药中之璞玉也。无怪乎王孟英之曾祖于(重庆堂随笔》中亦盛赞其功:“其核研傅金疮磕跌诸伤,立即止血止痛,愈后无瘢,名骊珠散,真妙药也。”补充一点:龙眼核补钙很好,缺钙的都可用之,用龙眼核煅后粉碎,每天服约半个核那么多即可,无毒副作用。龙眼核是止血,定痛的良方,对创伤出血的治疗效果尤其好。《纲目拾遗》中记载:“张觐斋云,桂圆核仁,凡人家有小子女者,不可不备,遇面上或磕伤及金刃伤,以此敷之,定疼止血生肌,愈后无瘢;若伤鬓发际,愈后更能生发,不比他药,愈后不长发也。”(有朋友看到这里说,有这样的好方子密而不泄大自私。今日把它录出来,你若记不住就不是我的错了。)名方推荐:治一切疮疥:龙眼核煅存性,麻油调敷。《高世元传世方》治癣:龙眼核,去外黑壳,用内核,米醋麻涂。《医方集听》治小便不通:龙眼核,去外壳,打碎,水煎服。如通后欲脱者,以圆肉汤饮之。《纲目拾遗》治足指痒烂:桂圆核烧灰掺之。《药镜》“治狐臭,龙眼核六枚同胡椒二七枚,遇汗出即擦之。”《纲目》
制作方法:龙眼若干,食肉后将壳、核晒干,入锅炒成炭,捣碎后筛之,将其粉灰装入瓶内备用。
小锦囊nbsp漫画图解手把手教你用文献速览第六期2015ESCM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