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种植手记一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我虽然是今天种下的葡萄,事情却要从十几年前说起。我一向后知后觉,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忽略和遗漏了很多东西。所幸,陪伴女儿成长唤醒了我一部分新的成长意识。在女儿小时候,为了让她多接触植物生长方面的知识,我开启了二次成长模式。那时虽然我们住楼上,只有个小阳台,挡雨不遮风,但搞几个花盆,小种一些东西还是可以的。阳台就成了我们的种植基地。不过,蔬菜上我们只种活过苦瓜,还结了几个,凑起来炒过两盘。后来听我种菜经验丰富的老妈说,老鼠唯独不吃苦瓜。所以其它的都没这么幸运。葱啊韭菜什么的都没法活,因为每每种下去的当晚就会被老鼠刨去。种土豆的时候把带芽切丁的土豆粒跟药老鼠的稻谷拌在一起种下,结果狡猾的老鼠吃掉了土豆粒,单留下毒稻谷。阳台上还常常飞来一些鸟雀什么的也会啄食掉新长的菜苗。我们就改在客厅种水果盆栽。我常常就我们吃水果剩下的种子,在网上找方法,先后培育出过榴莲苗,桂圆苗,火龙果苗;不幸前两种在苗的阶段就夭折了,后者倒是一个劲疯长,却不见开花更不用谈什么结果的幸事了。
女儿也在这种折腾的同时慢慢长大。两年前我们有了个小院,开始肆无忌惮地摆弄花花草草。因为只是出于兴趣,并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种死的速度便大于养活的节奏,空盆也渐渐多了起来。接着出于省钱考虑,便开始买不带盆的绿植回家自己种。就这样,直到最近买回来一棵大的红山茶,结果发现要换大花盆,然后土就不够了。同事推荐某宝,上去一搜,果然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的。几天后等来我大东北迢迢而至的黑土;为了防止水土不服,还自以为是地把它跟南方的土混合一番,然后大言不惭地发圈要静待花开了。
这之前再折腾也只在自己的院子里折腾。这次又是怎样想到要种葡萄呢?我们所住的小区周边环境改造后,院墙外紧挨着的绿化带迎来了第一个秋天;粗壮的桂花树下,绵密柔细的小草间,有一天竟意外多了一枝莫名的爬藤植物。虽然茎干上长满了刺,我们依然如获至宝地把它强行牵到了大门上方的雨棚架上。也就在那一瞬间,我动了要种下棵葡萄的小心思。希望来年能让葡萄藤爬上雨棚架,爬满整个院子透光的顶棚。
于是自上次买来东北的黑土养我江南的茶花后,如今又迎来了山东的葡萄苗。因为路上走了三四天,我们决定连夜把它们种下;又因为寒冬即将来临,我们决定先把他们种在盆里,在院子里过冬,来年春暖后再移栽户外。特别感谢先森的配合;为了谋点土,在夜色初上似黑非黑的时候陪我到处踩点,又是翻墙又是下塘的。周边倒是有几处拆迁点,都用蓝色工程板遮挡得严严实实的。好不容易进去后,发现那些土里夹杂大量碎砖和水泥块,根本没法种东西。我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钢筋混泥土的高楼鳞次栉比间,泥土已越来越稀缺。忍不住想多问一句:人类失去土地,世界将会怎样?
最后我们在一所最近的高校,下到人家抽干了水挖过塘泥的鱼塘里,用两个30斤的米袋子,装回来大坨大坨的泥。回家后,先拆根苗的包装。店家也是煞费了苦心:外面用蛇皮袋包裹后又用透明胶层层缠;好不容易扯开后发现带着少许泥土的根部还用保鲜膜层层绕以尽量保持根部的湿润。每一枝苗上还贴着标签纸注明了品种。接着我依照说明,把店家送的生根粉放在一定量的水里稀释,然后把苗根放进去浸泡半小时至一小时。正好就趁这个时段把大块的泥敲碎。
接下来,所有越是外行越喜欢自作聪明想当然的特点在我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为了保证我所谓的存活几率,我把四根苗两两分种在两个盆里。一个盆里放的是纯粹的南方的泥,一个盆里则掺进上次用剩的东北的土,最后还在表层撒了一些泡过的茶叶。同时,一个盆里的两根苗携手并肩,另一个盆里的两根苗则在有限的范围内最远距离地遥望。总之就希望总有一款适合它们,总有一棵能活下来。只可惜抚养孩子没法像种花一样做对比试验。整个种植过程中又要特别感谢某宝店家。为了区区几元一棵的根苗,不但要解答我这种无知种客的无数疑问,为我不断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还要隔着屏幕帮我鉴定土质,并在不失时机给予我鼓励和安慰的同时教给我一些专业知识。其间我对泥和土还有了不同的感知,特别百度学习了一下。但如今不管是塘泥还是黄土,既已来到我家,便自求多福,努力脱胎换骨吧;毕竟我能做的都做了......
种好后须浇透盆土。透干的泥土迅速吸收水分,发出如饥似渴的嘶嘶声,令我莫名欢畅。我眼前不断快闪出枝干发芽、生叶、攀藤、吊果的连续镜头;仿佛历尽沧桑的拳拳老母,全然不管不顾所做的一切是否适合孩子,只是单纯而执着地以自己的方式守护并倾尽毕生注视着孩子长大一样。因为未来将至未至,便永远满含希望。于我,每新增一棵绿植,便新生一个希望,一种期待;偶尔的死亡甚至意味着更盛大的新生。生命在不断折腾中留存并壮大。
而我在刚要结束这段文字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就在距离现在的我不到公里处我的第二故乡,那里有大片大片的葡萄园,差不多快20年来,每年7月都要举办国际葡萄节——所以也许其实本来我很可能应该可以不用这么折腾的。
美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