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跨境收付顺差增长85银行结售汇

 

2013年跨境收付顺差增长85银行结售汇顺差额1.68万亿

受中国延续的贸易顺差及国际上延续宽松的流动性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综合因素影响,2013年跨境资金流入压力延续增大。  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在国务院办公室就国际收支问题召开的发布会上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跨境收付款顺差比2012年增长85,银行结售汇顺差额1.6765万亿元人民币。  同时,管涛表示,2014年贸易和投资仍然会保持比较大的顺差,但也包括一些不确定性,"需要1颗红心,两手准备,既要流入关注流入的压力,也要关注流出的风险"。  2013年结售汇顺差1.68万亿  自2013年年初开始,中国就面临着跨境资金的延续流入压力,这类态势直至外管局出台5月20日《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加大对虚假贸易的监督的同时要求银行增强对外币存贷比的管理。受此监管政策影响,月份的银行结售汇曾出现回落,但从全年数据来看,2013年的跨境资金净流入压力相比2012年大幅增加。  "2013年,剔除汇率因素影响,银行结汇较2012年增长15,售汇增长4,结售汇顺差增长2.1倍;银行代客涉外收入较2012年增长15,对外付款增长12,跨境收付款顺差增长85。"管涛在发布会上介绍称。  同时,今天外汇管理局官方站上公布2013年12月及全年的累计银行结售汇数据,数据显示,20初期白癜风医治方法13年月累计结售汇顺差额高达1.6765万亿元人民币;另外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显示,月涉外收付款顺差1.28万亿元人民币。  管涛同时强调,结售汇顺差较高的缘由除贸易顺差而至,而存在"被增长"的因素,"结售汇顺差存在被增长的问题,这主要和财务运作有关。由于国际上主要货币利率比较低,人民币利率相对较高,又面临升值的压力,很多企业采取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或叫做多人民币、做空外币的财务运作方式对冲风险,这样就使得企业大量的借外汇对外支付,或是用人民币对外支付,替换了购汇,构成较大流入压力。"  外管局今天公布的12月及全年银行结售汇数据还显示,2013年远期净结汇签约额达132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而2012年远期净售汇12亿美元。  管涛解释称,"2013年人民币虽然有升值压力,但是人民币并没有明显的升值预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升值,但是远期的人民币价格显示人民币汇率是贬值方向的,这就意味着做远期结汇的话可能比即期结汇价格要好,从而刺激了远期的结汇;而剔除远期结售汇履约后,银行为对冲远期净结汇风险,在即期市场提早卖出外汇,增加了市场的压力。"  对2013年延续增加的跨境资金流入,管涛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1是现在跨境资金大量流入是和实体经济的活动基本符合,主要反应贸易投资顺差很大。2是企业的顺周期的财务运作加大了跨境资金活动的波动。"  另外管涛强调,"建议不要用贸易和投资的差额直接和外汇储备余额的变动比较,而是应当用外汇储备资产变动额和央行占款反应真实的情况。由于外汇储备余额变动是含了汇率和资产价格变化引发的账面损益的变化,它实际上没有对应的国际收支的交易,也没有对应的跨境资金活动。"  2014年:1颗红心两手准备  对2014年的跨境资金活动情况,管涛认为,"促平衡与减顺差依然重要,二是增流入与扩流出因素并存,在这类背景下,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既要关注资金流入压力,也要防范资金流出风白癜风能完全治愈吗险。"  管涛指出,2014年贸易和投资仍然将是双顺差的基准情形,但在顺差的基础上会有一定的波动,"增加流入和扩大流出的因素同时存在"。其双顺差的判断主要基于国内外两个缘由,外部主要是国际复苏环境有利于稳定和扩大我国出口;中国改革的中长期利好有助于吸引长时间资本流入。  从资本流入角度而言,管涛认为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在美国QE削减、其他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承压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会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另外人民币汇率如果仍然略显坚挺,而同时国内外仍然存在较高利差的情况下,有可能还会有很多企业的财务运作导致更多的资金的流入。  而流出方面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国际金融市场和国内经济结构改革的一些挑战。"国际金融还有可能出现一些动荡,包括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和新兴市场美国QE退出进程中出现的一些反应;另外,国内的经济结构调整不可能一挥而就,在这个进程中可能会加大跨境资金的波动。"管涛表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aizhizx.com/gycf/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