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就吃平民燕窝它补水润秋燥,美白
好消息!潮湿闷热的暑天终于结束了,今天6点20分我们迎来了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
处,意味着结束、终止。从今天开始,暑热渐渐退去,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的季节就要来啦!
处暑之后,降水减少,湿度变低。体内暑热未除,又将进入“秋乏”状态。此时在饮食上要注意清热润燥、滋阴健脾、利水去湿,多吃蔬菜水果,多补水,多吃具有清热、除湿、滋补功效的食物。
今天小果儿推荐大家润秋燥的绝佳食材——银耳!
银耳被称为“平民燕窝”,营养价值极高,富含17种氨基酸和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以及多种肝糖,清热润燥,润肺养胃,滋补生津,功效十分强大。银耳中的天然胶质能润肤美白,有助于去除雀斑、黄褐斑,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清肠排毒,减少脂肪吸收,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此外,多吃银耳还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起到护肝的作用。
神奇的银耳可不止能做银耳汤,下面这些吃法你也应该试试,好吃又好做,最适合秋天滋补,将健康和美味一口气吃下肚~
1
银耳莲子羹▽
by拾光机
·主料·
银耳
1朵
莲子
半小碗
红枣
半小碗
干桂圆
1小碟
枸杞
1小碟
·辅料·
冰糖
适量
水
适量
·做法·
1.银耳洗净,浸泡于凉水中3小时泡发涨。摘去银耳根蒂,将银耳撕成小朵。莲子冲洗干净,浸泡于凉水中15分钟。
2.红枣冲洗干净,干桂圆去壳,冲洗干净。
3.将银耳、红枣、莲子和桂圆放进电压力锅内胆,加入约5倍体积的水。用电压力锅煲30分钟,便可以轻松熬出银耳中的胶质。如果没有电压力锅,可以用砂锅或煮锅代替,加足量的水熬煮1~2个小时,熬到汤水粘稠,加入枸杞和适量冰糖即可。
4.电压力锅泄压后,加入枸杞和适量冰糖。糖的用量根据个人口味调整。这碗汤可以为身体补充津液,清热润燥又补血,尤其适合女性食用~
小贴士
1.这个方子是5人份的量,人少的话可以减少用量。2.喜欢吃粘稠一点的,可以减少水量;反之想要汁水多一些的,可以多加水。
3.喜欢冰凉口感的也可以放入冰箱冷藏后食用,润滑的口感很特别,很美味~
2
银耳莲子小米粥▽
by静默成诗
·主料·
银耳
1朵
干莲子
1把
干百合
1把
小米
1把
·辅料·
冰糖
适量
·做法·
1.银耳泡发,洗净去蒂撕成小朵。
2.干莲子洗净用温水浸泡1小时。
3.干百合用温水浸泡1小时,期间换两次水。4.汤煲放适量清水,放入银耳和莲子,先小火再大火煮开,煮开后转小火煲50分钟左右。
5.放入小米,继续煮20分钟左右;再放入百合和冰糖,继续煮10分钟即可(不喜甜可以不放冰糖)。成品软糯可口,滋阴去火,安神助睡眠,热乎乎地来一碗,好喝又健康~
小贴士
1.如果选择新鲜的莲子和百合,就不必浸泡了。
2.可以用高压锅或者炖盅来煮。
3
莴笋银耳炒鸡蛋▽
bysalila82
·主料·
银耳
1朵
莴笋
半根
红椒
小半个
土鸡蛋
1个
·辅料·
鸡汤
半碗
盐
1茶匙
大葱
1节
·做法·
1.银耳提前泡一夜,洗净去蒂撕成小朵。鸡蛋磕入碗中,搅拌均匀。莴笋洗净切片(莴笋可以换成芹菜或别的蔬菜),红椒洗净切丁,葱切葱花。
2.锅里倒油,炒熟鸡蛋,然后用锅铲在锅内将鸡蛋捣碎,盛出来备用。
3.铁锅放入少许底油,下入葱花煸香。
4.放入彩椒粒煸炒。
5.炒出香味以后放入银耳和莴笋翻炒。
6.调入小半碗鸡汤,盖上锅盖,中火煮两分钟。
7.开盖后,汤汁收得差不多了,将炒好的鸡蛋倒入,翻炒均匀,调入盐,快速翻炒几下即可出锅。这道菜本身非常鲜,可以不用放酱油、鸡精。清热润肺、低脂养颜的健康家常小炒,非常适合凉爽的秋天噢~
4
炝拌双耳▽
by喝可乐的牛仔
·主料·
木耳
50克
银耳
50克
·辅料·
香葱
2根
鲜红辣椒
1个
糖
半茶匙
盐
适量
陈醋
2茶匙
鲜露
1茶匙
麻辣油
1茶匙
·做法·
1.干木耳、银耳温水泡发后,择去根部,洗净撕小朵,焯水后备用。2.葱、辣椒切段。
3.原料控干水份放入容器中,加入葱、辣椒、醋、糖、盐、麻辣油、鲜露拌匀即可(鲜露用于提鲜,没有也可以)。调味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这样做出来的银耳口感爽脆,初秋配粥吃,别有一番风味~
5
小吊梨汤▽
by米多小鱼
·主料·
雪花梨
1个
银耳
20克
枸杞
5克
冰糖
20克
·辅料·
盐
2克
清水
毫升
·做法·
1.把20克银耳,在凉水中泡发。
2.摘去银耳根部发黄的部分,撕成小朵。
3.把梨削去皮,留下梨皮,这是做小吊梨汤的关键食材。
4.用1小勺盐抹一下梨,炖出的梨汤会更清甜好喝。将盐均匀地抹在梨身上,然后洗干净盐分。
5.小锅中加入切好的梨块,泡发的银耳以及梨皮,倒入水没过食材。
6.加入调味的冰糖,甜度随意,把梨汤用小火熬煮半小时左右。
7.梨汤下去三分之一的时候,再加入枸杞,煮5分钟左右即可。雪花梨是秋天的应季水果,清甜滋润、汁水多、价格适中,加入梨皮和银耳熬制的梨汤更浓稠清润,化痰止咳还润肠,非常适合秋天滋补~
点击阅读原文,还有更多银耳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