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大长白山文化圈人类分布

  北京中医扁平疣医院 http://m.39.net/pf/a_8744642.html
长白山萨满文明圈与龙图腾密码

□王松林\文

注:昨天发的文章《长白山萨满文明圈与龙图腾密码:萨满起源》,为此文章的第一部分,今天发第二部分。

二、旧石器时期大长白山文化圈人类分布

迄今为止,东北三省地区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有以下代表:本溪庙后山遗址出土两颗人牙化石,一段小孩股骨化石,还有在上部地层中出土的一块幼儿顶骨化石和一根桡骨化石;营口大石桥金牛山遗址上部地层中出土的一段人上臂骨化石(远端);还有年发现的金牛山人头骨及部分股骨和肋条骨、椎骨等;喀左水泉鸽子洞出土的一颗小孩的前臼齿化石;建平南地乡发现的人上臂骨化石;吉林安图明月镇石门村洞穴遗址中出土的一颗人牙化石;还有最近发现的东沟县前阳一洞穴中出土的一个比较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

属于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地点有:金牛山遗址、庙后山遗址、海城孤山子青云山仙人洞遗址、锦县沈家台遗址、喀左水泉鸽子洞遗址、凌源西八间房遗址、复县古龙山遗址、吉林安图明月镇洞穴遗址、黑龙江哈尔滨顾乡屯黄山、榆树周家油房,还有呼玛十八站、漠河老河沟、讷河县清河屯、饶河县小南山、龙江县景星,以及昂昂溪大兴屯遗址等等。

如果按时代划分,属于旧石器早期的有营口大石桥金牛山、本溪山城子庙后山,还有年杨钟健先生等在旅大龙王塘附近公路旁红土中发现的两件石器。属于旧石器中期的有喀左鸽子洞和庙后山遗址上部文化层。属于旧石器晚期的有海城孤山子仙人洞(有可能更早些)、锦县沈家台、复县古龙山、建平南地乡、吉林安图明月镇、抚松仙人洞、榆树大桥沟、吉林榆树周家油房、黑龙江哈尔滨顾乡屯黄山、呼玛十八站、漠河老河沟、讷河清河屯、饶河小南山,还有辽宁凌源西八间房,闫家岗、碾子山遗址等等。

从分布的经纬度来看,旧石器早期的文化遗址迄今最北分布到北纬41°14′49″、东经°07′50″(庙后山遗址)。而晚期的遗址迄今已经发现分布到北纬50°20′、东经°20′(黑龙江呼玛十八站)。如果把现在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扎赉诺尔也考虑在内,则西边已到了东经°20′。

现在看来,不管其分布位置如何,或者其堆积环境是洞穴裂隙堆积还是属于阶地洪坡堆积,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在大小河流之畔。主要分布在辽河、大凌河、小凌河、太子河、松花江、嫩江和黑龙江等几条河流流域内。同时,时代较早的遗址距离现在的海岸线都比较近,金牛山遗址距海不到10公里(最近处),龙王塘则更近,只有3公里左右。离海最远的庙后山遗址也不过公里。如果从最近在东沟县前阳一洞穴发现的人头骨化石来看,则已接近海边。这种现象幷非偶然,而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问题。前一个时期在东沟县大鹿岛上发现一些石片,很象有人工加工痕迹。如果今后在地层上得到说明,则和山东省的庙岛群岛一样,证明在黄海大陆架某些岛屿上确有较早期的石器文化的存在,说明在某次冰期期间,作为黄海渤海大陆架上的一些岛屿早已成了古人类活动的场所。另一方面也有力地证明了,在冰期期间,大陆架确是古人类迁徙和分布的桥梁。

1、松花江新发现的人类支系——“龙人”头颅化石

在中国哈尔滨松花江畔几十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一枚保存近乎完整的古人类头骨,研究者认为它代表了一个新的人种,将它命名为“龙人”(Homolongi)。发现于哈尔滨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存非常完整,包括眼眶内部、鼻甲骨、颅骨底部等精细结构都得以保存。这枚头骨非常大,而且十分粗壮,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兼有原始和进步两方面的特征。比如它的眉脊厚而长,颅骨穹隆低矮,没有明显的球形隆起,枕部项平面明显朝向腹面;同时它的颧骨较矮而平,具有浅的犬齿窝,吻部相对后缩,这些特征都是智人才具有的特征。并且,它的脑容量达到毫升,属于智人的脑容量范围。

龙人非常强壮,可能是对高纬度地区寒冷冬季的适应,曾在亚洲北部广泛分布。龙人头骨最初发现于年,年被捐赠给河北地质大学。由于发现历史很长且发现者已去世,原始的地层信息变得非常模糊,这为准确判断化石的年龄带来不确定性。河北地质大学为此开展了X射线荧光分析、稀土元素分析、锶同位素分析、铀系法测年等研究工作。通过比较头骨上的沉积物与钻孔沉积物以及发现于同区域的哺乳动物化石的地球化学指标,发现多条证据都表明龙人头骨可能出自“中更新世”晚期的湖相地层,其年龄可能大于14.6万年,小于30.9万年。这一时间段正是智人与其他古人类分开演化的关键时期。传统观点认为智人与尼安德特人是姊妹群,新的研究结果颠覆了这样的看法,并且表明智人、尼安德特人和龙人有着更加古老的分异时间,可能早在万年前就走向了不同的演化道路。

基于新建立的系统演化关系树,使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生物地理学模拟分析,结果显示,更新世古人类可能处于相对隔离的小种群状态、但具备长距离偶然扩散并成为建群种的能力。在非洲、亚洲和欧洲之间,古人类存在多方向的扩散,不仅仅有走出非洲,也存在走入非洲的扩散,研究者称之为“穿梭扩散模型”。这一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人属物种或种群的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状况.[2]

年10月《CurrentBiology》杂志发表了首次针对中国地区古人类的全基因组研究成果,题为“四万年前亚洲人为欧亚早期人群结构提供新洞见”。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MelandaYang、高星、同号文与德国马普进化人类研究所等团队合作完成。该项研究分析了距今四万年前出土于北京房山田园洞的一具男性个体基因组,发现东亚早期人群组成十分复杂。虽然欧洲和西伯利亚地区都有一些古人类样本基因组被测序,但是在东亚,尤其是中国地区,被测序的古人类基因组样本非常少,这与中国地区发现的丰富的早期现代人考古材料形成鲜明对比。而这项研究获取了第一个中国地区古人的全基因组数据,也是整个东亚目前最为古老的人类基因组数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通过最新古DNA技术,将仅有0.03%的古人类全基因组数据从富含细菌和真菌DNA污染的古人类DNA样品中捕获出来并测序。通过比较田园洞人和未混入古老遗传成分的欧洲人的基因组数据,确定了4万年前的田园洞人确已呈现亚洲人遗传特征。虽然田园洞人是古东亚人,但他并不是现代东亚人的直接祖先,暗示了四万年前亚洲人群的多样性。

分析显示,年前的田园洞人和一个来自比利时年前的古欧洲人有着遗传上的联系。这种联系在同时期的其他古欧洲人中并没有被发现。因此,很有可能当时的东亚人并非和欧洲人发生基因交流,而是与同田园洞人和比利时古人相关的一个未知人群发生过基因交流;这个未知人群从尚未分化的古欧亚人群中的某一亚群演化而来。这两个古人个体之间的遗传联系,为欧洲人和亚洲人具有复杂的遗传历史提供了有力的直接证据。

众所周知,美洲现代人的迁移发生在距今约两万年前,由亚洲经白令海峡进入美洲。田园洞人生活在四万年前,所以我们预期,所有的美洲土著人群应该和田园洞人有着相同的遗传联系。而让人意外的是,在美洲土著人群中,亚马逊人与田园洞人的关系最近。这一结果显示,美洲土著人群也具有遗传多样性,至少是由两种甚至更多不同的亚洲祖先人群繁衍而来(至少其中一种与四万年前的田园洞人有着联系),这也反过来给东亚史前人群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线索。

2、长白山文化带与东北文明起源

东北文明起源万年前吉林前郭王府遗址,而后4、50万年前的庙后山文化、2、30万年前的金牛山、鸽子洞文化,5至1万年前的青头山人、榆树人、安图人、哈尔滨人、前阳人等古人类,年前的海拉尔扎拉诺尔人,年前沈阳新乐下层文化,至年前的吉林大安县长新南山遗址、农安左家山遗址、辽东半岛小珠山文化,年前的海拉尔西沙岗文化、昂昂溪文化、密山新开流文化、饶河小南山文化,辽宁、内蒙红山文化,至年前的长春氏族部落、奈曼旗大沁他拉遗址、霍林河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西辽河红山文化,东北长白山文化薪火相传,是后来形成的商族、肃慎、东胡、秽貊等东北各民族、部落共同的文明起源。

3、闫家岗古遗址的原始萨满遗迹

阎家岗遗址位于哈尔滨市西郊,文化遗存埋藏在松花江支流运粮河右岸的第二级阶地上。—年,对阎家岗遗址进行了四次发掘。发现人类头骨化石1件,石制品9件,还有一些骨器、烧骨和炭屑,古营地(临时住所)2个,与文化遗址伴生的脊椎动物化石共31种。据放射性碳素断代,遗址的年代为距今±年。

在阎家岗发现的古营地,两者相距40米左右,均埋藏在距地表35—42米深的粉砂层中,分别由多个和多个兽骨叠垒而成。遗址残存着半圆形围墙,分别朝南、朝东开口,墙高08米,宽06—1米。叠砌住所的兽骨化石,多属未成年个体(人们猎获的动物),以野牛、野马、大角鹿、普氏羚羊等食草动物为多。许多破碎的骨骼上,有人工砍砸的痕迹。据研究,这是两座古猎人曾居住的半地穴式的住所。

遗址中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均属典型的“披毛犀-猛犸象动物群的成员,如最后斑鬣狗、松花江猛犸象、真猛犸象、普氏野马、野驴、披毛犀、河套大角鹿、加拿大马鹿、普氏羚羊、东北野牛等。其中属草原类型的动物占%,森林类型的占%。对遗址的孢粉进行分析的结果是,草本植物占%,这和遗址中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一致,反映出2万多年前的阎家岗一带,属疏林草原环境,气候比较寒冷。

年夏,哈尔滨市文管站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若干具有人工打击痕迹的古生物化石,并在随后的试掘中出土一批猛犸象、披毛犀、野牛等古动物化石。又采集到石制品二件、人类头骨化石残片一块。证实了旧石器时代晚期阎家岗一带有古人类活动。之后,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了发掘,共出土标本0余件,并发现了两个由大量哺乳动物骨骼围筑成的半圆圈形遗迹,使之成为我国北方一处重要的旧石器遗址。之后,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了发掘,共出土标本0余件,并发现了两个由大量哺乳动物骨骼围筑成的半圆圈形遗迹,使之成为我国北方一处重要的旧石器遗址。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属于更新世晚期顾乡屯组披毛犀猛犸象群,计有36个属种。出土相当数量带有人工打击和刻划痕迹的兽骨片(其中一块兽骨上明显刻划鹿的符号),还发现古人用兽骨堆成的弧状带遗迹。经碳14测定,遗址的年代为距今2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是黑龙江省时代较早的一处人类文化遗址,是研究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补充,也为研究哈尔滨地区古代地理环境、古代气候提供了新资料。

△图1闫家岗古营地祭祀遗址复原图

阎家岗旧石器时代晚期古营址考古发掘证实,2万2千年前的二处“古营地”极有可能是氏族的祭祀的祭坛(中心),不仅发现猛犸象牙崇拜还有“人类刻画痕迹”的符号及野牛的肩胛骨人工钻孔痕迹,特别要说明的是在二号营地:“在这个坑中还发现一片棕红色的烧过的古地面,上有细小的碳粒。几块烧过的碎骨片,火候不高。说明古猎人也曾在这里用过火。”(原载《大自然》年第一期魏正一撰稿《松花江边的古猎人营地》)棕红色地面,应该是类似3万年前北京山顶洞人使用的赤铁矿粉的原始宗教意义,代表生命的循环往复,是典型的萨满灵魂观。萨满早期猛犸象牙图腾崇拜,是生殖崇拜的物证(猛犸象牙象征雄性生殖力量,在西伯利亚地区也有相关考古发现),追求生命强大、超能、永恒的代表,它的发现标志着“哈尔滨人”由图腾转向神灵祭祀阶段。关于原始神灵“萨满”文化现象最早记录:俄罗斯萨满岩画最早记录为年,吉林左家山祭祀坑遗址年,辽宁牛梁河萨满女神为年,三星堆金铂萨满为4年……

笔者年夏与著名考学家魏正一在松花江考察时发现,十几年前,在当地松花江河道民营取沙作业活动中所出古生物化石上,这种“人类刻画痕迹”在松花江里出水很多,一直被忽视,其中民间所见和该地区搜集到的猛犸骨刻文字符号多达数百块,同时在黑龙江(俄罗斯境内)也有不少发现,与殷商甲骨文有着同源性。可以说从已经出土的闫家岗“古营地”祭祀遗址看,松花江畔闫家岗“原始萨满祭祀营址(祭坛)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萨满文化遗存。

天津南开大学湾教授收藏的松花江猛犸骨刻,证明一万年前东北古人类已经使用骨刻符号祭祀、占卜、记事活动。见下图:

(图2\猛犸骨局部之一)

(图3\猛犸骨局部之二)

△图3笔者王松林(右)与考古学家魏正一(左)在一起

从地质环境分析:《中国地理大发现》一书记载,黄海70多米深的海底发现的泥炭,经碳14测定表明,7万—4万年前黄海是大陆,山东半岛至朝鲜半岛远古是连在一起的。《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里说,2万年前,全球海平面比现在低-米。“东海大陆架几乎全部露出,古海岸远离现代海岸至少公里以上。”东海大陆架曾经是古大陆。与那岛距离台湾才公里,这充分说明1万多年前的姆大陆,和中国是连在一起的。

陆桥形成的理论有何证据?不少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可喜的成果。我们认为近几年来不断在渤海和黄海、东海大陆架上发现了完整的古生物化石(犀牛、猛犸象、马鹿等)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大陆架确实曾暴露出水面,陆桥确曾存在。对于这些陆桥出现的次数和时间,由于研究程度的差异各说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陆桥出现不止一次,一直到更新世晚期仍然存在。形成了在半岛的西海岸地区,同样有时代较晚的人类遗址存在的现象。证明古人类向东北亚区迁徙,不是一次完成,而是波浪式多次向前推进的。[3]

这些特点说明了人类的分布与水系的分布关系密切。我们认为这种现象是必然的。因为旧石器时期人类对水有极大的依赖性,为了生存必须紧靠水系。在那个时期,连最简单的盛水工具也不容易获得的情况下,只好依靠天然保存的水。能保存水的天然容器无非就是沼泽、湖泊和江河,所以古人类必须在这些天然的“大水缸”周围生活。不仅如此,凡是有水的地方,不管在水里或在水的周围地区都蕴藏着丰富的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古人类可以在水里捕获各种鱼类,采集各种贝类,以及其他可供食用的水生生物。在水草丰盛的地区,往往栖息着各种草食动物。这些动物成了古人类理想的狩猎对象和主要的肉食来源。再则,由于流水的作用,在大小河流的河滩地上,流水给古人类带来了大量的各种石质坚硬的石料。这是制造石器(玉器)的好原料。所以人类从诞生那天开始,就和水直接或间接地发生着密切的关系。这是人类的分布随着水系的分布而分布的主要原因。

满族文化网原创文章出品。

满族文化网2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aizhizx.com/gyzf/118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