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忘事儿吃桂圆补一补
龙眼俗名“龙目、圆眼、益智、亚荔枝、荔枝奴、骊珠、燕卵、蜜脾、鲛泪、川弹子”。始载于战国时期《神农本草经》、明代《本草纲目》等古代文献。《神农本草经》提到龙眼肉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一名益智。生山谷。明代李时珍有云: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
龙眼肉味甘、性温。入心、脾二经,无毒。不热不寒,和平可贵,其助心生智也。
几千年前古人就认识到龙眼肉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古时人民普遍应用龙眼肉食疗头痛眩晕,而有益智聪脑的功效。如古方“归脾汤”就是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虚烦不眠,自汗惊悸的良方。其中就有龙眼肉,配伍酸枣仁、黄芪、白术、茯神、大枣等。成为应用千年经久不衰的治疗气血虚衰的有效良方。
营养价值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每克龙眼果肉中含全糖12%~23%、葡萄糖26.91%、酒石酸1.26%、蛋白质1.41%、脂肪0.45%、维生素C.7毫克、维生素K.6毫克,还有维生素B1、B2、P等,经过处理制成果干,每百克含糖分74.6克,铁35毫克,钙2毫克,磷毫克,钾毫克等多种矿物质,还有多种氨基酸、皂素、X-甘氨酸、鞣质、胆碱等,这是其强大滋补能力的来源。
龙眼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和蛋白质等,含铁量也比较高,可在提高热能、补充营养的同时促进血红蛋白再生,从而达到补血的效果。研究发现,龙眼肉除了对全身有补益作用外,对脑细胞特别有效,能增强记忆,消除疲劳。
改善头疼头晕
现代人工作或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加快,加上夜生活丰富,精力消耗过大。不少人精力不支,出现身心疲倦、浑身乏力、面容憔悴、精神萎靡等诸多亚健康症状。除了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外,还应注意饮食的营养,注重食药养生,以提高身体素质。
龙眼肉是食药两用保健佳品,即可单独食用,又可用以炖瘦肉或鸡肉食用,可起到治疗和改善头痛头晕及精神不佳的效果。亦可根据自身需要,配伍相适应的药煲汤服用。以下两个方子,值得一试。
补血安神汤:龙眼肉15克、莲子和芡实各20克,用水熬煮直至莲子煮烂。功效:健脑安神、益脾养血。可用于记忆力衰退、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的调理,还可用于夏季脾胃功能减退导致的食欲不佳。
益气养血汤:龙眼肉、当归、枸杞子各15克,鸡肉克,文火共炖,吃肉饮汤。功效:用于年老气血虚弱,产后体虚乏力,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等症。
补心脾养气血
桂圆性味甘温,能补心脾,养气血,适合偏寒凉体质的人食用。
此外,桂圆有开胃益脾的好处,可以改善腹泻;有养血安神之效,可改善贫血、失眠;有补虚长智的好处,可改善健忘。
禁忌
龙眼属湿热食物,多食易滞气,
有上火发炎症状的时侯不宜食用。内有痰火或阴虚火旺,以及湿滞停饮者忌食;凡舌苔厚腻、气壅胀满、肠滑便泻、风寒感冒、消化不良之时忌食;龙眼干含天然糖份较高,因而糖尿病患者忌食;患有痤疮、外科痈疽疔疮、妇女盆腔炎、尿道炎、月经过多者也忌食;龙眼性热助火,故小儿与青少年亦应少食;龙眼宜鲜食,变味的颗粒不要吃。
1、内有痰火及湿滞停饮者忌服。
2、妇女怀孕后,大都阴血偏虚,阴虚则生内热。中医主张胎前宜凉,而龙眼性热,因此,为了避免流产,孕妇应慎食。
备注:龙眼肉有补心脾、益气血作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中药,但鲜龙眼肉多食却易生湿热及引起口干,入药治病多用干龙眼,又名龙眼肉。
与龙眼有关的历史传说
据说,很早以前,在福建一带,有条恶龙,每逢八月海水大潮,就兴风作浪,毁坏庄稼,糟蹋房屋,人畜被害不计其数。周围的百姓只好逃离家园,在石洞里躲起来。
当地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少年,名叫龙眼。他看到恶龙兴风作浪,决心为民除害,与恶龙搏斗一番。到了八月,大潮来了,他就准备好酒、猪羊肉,把它们合在一起。恶龙上岸以后,看到猪羊肉馋得口水直往下淌,几口就把猪羊肉吃光了。因为猪羊肉是用大量的酒泡过的,所以没等恶龙走多远,就躺在地上不动了。这时龙眼举起钢刀,朝龙的左眼刺去,龙眼被刺了出来,恶龙痛得来回翻滚,正要逃跑时,龙眼揪住龙角,骑在龙身上,当恶龙极力想摆脱龙眼时,龙眼用钢刀刺向恶龙的右眼,恶龙的双眼失去,痛得嗷嗷大叫。经过一阵搏斗,恶龙流血过多死去。龙眼由于在搏斗中负伤过重,也死了。
不久,在这个地方长出了一种果品,人们为了纪念龙眼,故称之为“龙眼”,也叫“龙眼”。
浙江一带的故事:传说以前杨贵妃生病了,什么东西都不吃,有位大臣向皇上推荐一种水果给杨贵妃吃,杨贵妃看到这个水果就有了食欲,吃下去之后,病就好了,皇上因此给这种水果取名叫龙眼(贵体复原)
另有一说,古代人把龙眼的圆溜溜的球状果实比喻成各种各样地眼睛,大个儿的龙眼叫龙眼,中等大的叫虎眼,最小的叫鬼眼,但现代人都统一叫做龙眼。
(图片源自网络)
初期白癜风能治好么白癜风怎么快速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