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镇突围龙眼产业做强特色农业经济
华亭镇是我市最大的龙眼主产区,曾有“一株龙眼顶一个大学生”收入之说。可是前几年由于粗放管理,造成有花无果或少花少果连年减产。眼下正值龙眼上市时节,华亭镇党委、政府把观光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做大做强龙眼这一特色农业经济。
黄金富是城厢区华亭镇云峰村村民,有着十多年的龙眼种植经验,他告诉我们这几年,由于人工成本高,市场价格低,没有利润,龙眼种植专业户越来越少。
华亭镇云峰村村民黄金富:“现在没有人专门种植龙眼,龙眼价格前几年太低了,种植不合算,专门种龙眼哪里会合算,不合算,价格一斤前几年才二三元,做不合算,大部分都出去打工。”
华亭龙眼栽培历史悠久,始于汉代,距今二千多年。全镇35个村(居)皆有大量龙眼种植,共有3.8万亩,亩产公斤左右,主要品种为乌龙岭、油潭本、松风本、立冬本、四季蜜等,果期可以从每年的8月下旬一直持续至第二年的元宵节前。同时华亭还是“兴化桂元干”的主产区之一,华亭桂圆干统称为“溪货”,以其颗粒大,外壳橙黄、浑圆不塌陷,果肉晶莹剔亮、易剥离,香甜可口而文明,历史上已远销东南亚及江、浙、沪、皖一带。然而,近年来果农自家种植、采果、散装销售,专业大户较少,无法形成产业化经营,再加上龙眼的经济效益不高,果农无法增产增收,一些山林、田间的劳力转移到工厂、企业,龙眼树大量荒废,无人管理,华亭龙眼的竞争力明显减弱。
城厢区华亭镇副镇长庄且静:“过去龙眼是我们华亭的主产业之一,这几年确实农业这块的收入越来越低,我们的龙眼越来越没有人重视,大部分等于是自产自销,自己烂在树上。今年我们华亭龙眼真正结果的不到百分之十,3.8万亩不到百分之十,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管理疏忽导致。”
经济效益低,产品附加值低,龙眼种植面积逐渐减少。面对这一困境,今年以来,华亭镇党委、政府力致于龙眼产业的突围。该镇通过举办“花果华亭四季采摘”第三季龙眼文化节活动,挖掘华亭悠久的龙眼文化,做到观光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做大做强特色农业经济,重塑华亭龙眼品牌知名度。同时也以此为契机,加快华亭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激发华亭发展新活力,打造“独具生态特色、再现文化魅力、富有无限生机、彰显美丽风光”的特色“旅游小镇”。
城厢区华亭镇副镇长庄且静:“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重新打响华亭的龙眼品牌,一方面可以带动我们广大农民来认真的管理他们的果园,提升农民的收入之后,自然通过市场的方式来引导我们农民留在我们美丽乡村,留在我们的华亭。”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