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桥市场,陪伴宁波人的第29年

 

“买雀将(零食)到二号桥,买家具到三号桥。”

这是一句上一辈宁波人都知道的老话,这里的二号桥,不是指一座桥,而是一个市场。

往前推上十几年,大家还不太清楚支付宝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宁波人的购物欲望都是这样来满足的

——揣一百块钱,坐公交车到宁穿路,往二号桥市场里一钻,晃晃悠悠能逛大半天。

现如今淘宝购物车里怎么都填不满的欲望,曾经在这里,都轻易的得到过满足。

(搬迁后的二号桥市场,对面就是路林)

老二号桥市场最早建在上世纪80年代末。

年10月,市供销社借着在举办宁波市农副产品展销会的机会,正式宣布二号桥市场开业。

到了年10月,市场一不小心又获得额“浙江省区域性重点商品市场”和“浙江省百强市场”的称号。

用当时宁波人的话来说,“这里是宁波第一繁华的地方。”

在宁波人儿时的记忆里,宁波只有两座桥——二号桥和望湖桥。

服装鞋袜是在望湖市场置办的,而二号桥市场是购买日用品百货...最实惠也最方便的地方。

对于家住附近的人来说,二号桥市场承包了家里大大小小的物件。

这座巨大的市场早已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年,二号桥市场搬迁到江北区,宁穿路上过去那种人撞着人走,车没处停的现象也随之不见。

二号桥市场的搬迁,在挖掉了这座城市一个拥堵安全隐患的同时,也挖走了一部分宁波人的生活。

在过去的那几年,每年九十月份一到换季,是市场里的店主最为忙碌的时候。

每天早上7:30必须得赶到铺位,肯定有客户等在那里了;一天下来连吃饭、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一直要忙到晚上7时才能回家。

要再遇上外出送货或者别的什么事情,拖到八九点钟也是常有的事。

但是虽然辛苦,那时候也是最赚钱的时候,“一天下来毛利一万多元的时候也常有。”

(准备送货的三轮摩托)

新二号桥市场重新开业的时间是安排在一月,也正好是年关。

曾经大家去市场“抢”年货的盛况又全都回来了。

每年到了农历十二月初十,置办年货的人就从不间断,人最多的时候,要转个身都困难。

对于那时候的宁波人来说,只有去挤过了,就知道要过年了,才有过年的感觉。

新市场开张,还跟老市场差不多大,只是变得路变得更加宽敞了,铺位也一个个分开的简洁明了。

不管是新市场还是老市场,每次走进去都像是走进了一个迷宫,每层卖的商品不同,但每家铺子倒长的差不多。

一楼食品、茶叶;二楼日用、五金、文具。

货物挂满了三面墙,里面的展柜也是堆的满满当当,在里面逛久了,头稀昏。

“买好东西要看人,买红枣、桂圆、炒货得找福建人,安徽人卖花生米和腰果、批发量很大,买塑料制品最好找临海人,他们的“广东货”虽然贵一点但是摔不坏……”

这是过去宁波人在二号桥市场总结出来的经验。

这里对于宁波人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市场。

“有时候,做梦也能想起当年的景象。”

从调味料到零食点心,从扫帚到文具。在二号桥市场,好像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

过去每逢周末,两排档口间狭长的过道里挤满了人。

现在搬迁后,因为地方远了,虽然不再看到满满当当的顾客来闲逛,但其实生意还是在的,都改成了直接送货上门。

(非周末时间,算账和送货就是店主们的主要工作)

这里的买卖关系是充满了人情味的。

比网络上购物时,一口一个“亲”要可靠的多。

从一楼大门走进去,就能闻到市场里散发着略微呛鼻的各种干货、炒货混杂着辣椒粉、五香调味料的气味。

但就是这种味道,却令人着迷:不管市场搬迁到哪里,这气味和依旧和过去的味道一模一样。

就恍如小时候妈妈牵着我们的手,游在在各个铺位之间,大声的跟老板砍着价。

一个下午过后,我们双双提着各种颜色的劣质塑料袋,到门口吃一根烤玉米或者臭豆腐,一本满足。

(学校小卖部门口最热销的零食,在这里成堆的放着)

一楼的喜糖铺子,总是最显眼的,因为他们不仅门面花花绿绿,里面摆放的东西也是红红火火的。

老板娘见到来挑选喜糖的新人们,总是格外的热情,忙不迭地推销各种喜糖的搭配,以及最新潮的礼盒样式。

一笔买卖谈成后,还不忘再背后招呼一句:“生了娃还可以再来订喜蛋呀!”

这样的购物氛围,总是不得不令人心生愉悦的。

到了茶叶区,会显得冷清许多。

老板们凑在一起喝茶闲聊,看店的姑娘做在门口挑选茶叶,把新茶里的杂质亲手筛捡出来,遇到过路人就顺嘴招呼一句。

二楼是百货区。百货就是,什么都有。

家里用到的纸巾、毛巾、雨伞口罩;各种清洁用品、五金件;孩子的文具、书包、作业本;结婚用的大红脸盆;工作用的工装、手套...应有尽有。

过去能看到不少带着黑色或者蓝色大塑料袋来这里进货的人,从一家转战到另外一家,离开时必然是满满的几大包。

精明的买家们也学到这个办法,也拖着大塑料带来买东西,果然砍起价来也舒服了许多。

(过去市场门口总是有双手提着大塑料袋的阿姨轻盈的走过)

早两年还在上学的时候,文具基本上都是在二号桥市场里买的。

笔芯、橡皮擦、包书纸、笔记本...同样的价格,这里的种类花样都比学校门口的小店里要多的多。

念初、高中的时候,中性笔芯都是一盒一盒的买,12块还是13块钱一盒,里面有20支,那时候整天也就写字一个“工作任务”了,一学期下来,写空的笔芯能装满一整个垃圾桶。

除去各种花花绿绿的笔和本子,最喜欢淘的就是贴纸、卡贴,上面有明星的照片,过去还是周杰伦、飞轮海、SHE那些,拥有了这些东西,几乎就是走在时尚最前沿的象征。

现在我们长大了,键盘代替了纸和笔,网购代替了亲自挑选和砍价。

二号桥市场才搬迁了两年,却确确实实已经老了。

从年开业到现在年这29年里,这个市场经历过最繁华最喧嚣的时候,那时候无数人就是在这里开起了自己的第一个店铺,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也有无数人的生活与之息息相连,所用所吃的每一件商品,都是亲自拿着塑料袋从这里满载归来。

后来它也经历了搬迁。

很多人缅怀、不舍,但更多的人是觉得它的离开使老城区变得更加“干净”,是除去了一块巨大的安全隐患。

(新市场里到处都是各种安全警句)

现在它在经历沉默。

地理位置变远;窗明几净的商场如雨后春笋开在宁波各个角落;网购热浪的一阵阵袭来,过去那种摩肩接踵“抢货”的场面在新市场里几乎再难见到了。

只有部分恋旧的老宁波们,还愿意乘坐地铁,跨过一个区的距离,到这里购买家里缺少的东西。

只因为在他们心目中,

结婚的喜糖,在这里买的是最实惠的。

过年的年货,在这里办的,最有年味。

-END-

宁波头条(nbtt)原创发布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商务合作丨加

法律顾问:林杰律师丨浙江法校(宁波)律师事务所

份龙虾啤酒免费送!开启世界杯狂欢季!山海智造卫城

住在观海卫的人,即将身价暴涨!有一种生活,叫在宁波上大学。

天猫早就预测到了他的分数:分!

生活在宁波这3个区县的人,要被万人惊羡!

两个暴脾气的“朝天椒”靠这个培养出了软萌“小甜椒”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宁波最有格调自媒体

张金喵凌依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那里
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aizhizx.com/gyzy/74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