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祠堂龙眼古桥石狮埠头勒流古村
系顺德生活,就睇顺德生活网。
近日,顺德区城市更新(三旧改造)十年成果展启动仪式举行,勒流古村落活化项目正式开启,今后将打造“旅游度假+古建筑+古村风土人情”的古村旅游文化!
究竟这些古村有何特色?小编现在就为你科普科普!
探访顺德勒流古村勒流黄连村
“火树相盖三阁老,一河七渡九牌坊!”这句气势恢宏的诗句就是高度概括了顺德勒流的黄连,这个千年人文故里就是顺德本土文化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顺德大型古村落的典型缩影!黄连开村于宋代,盛于明清。自古“族多衣冠,为商贾舟楫之凑”,在建村迄今的漫长岁月里,黄连人才辈出,商贾云集,依托江河发展起自己的集镇文明,并在传统的农业耕作中萌发起创业经商的意向。它见证着昔日顺德这个南国丝都的兴盛,繁华!
黄连村特色龙舟:龙虱
龙虱来源
顺德黄连独有的文化遗产。它有着约70年历史,一种微型龙舟。它与顺德一种珍贵的丝织品“香云纱”有着莫大关系。去年中秋节的亮相,就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重新亮相。今年的中秋节的龙虱游龙竞渡,将会更加盛大!计划20只龙虱倾巢而出,同时下水竞技。开创视觉领域的新感受!
黄连村“桂花祠堂”
黄连村静叟梁公祠
静叟梁公祠
顺德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罕有的五大面豪华蚝壳墙,而且每一个蚝壳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在整个顺德范围内的贵族达官祠堂中,拥有如此规模质量和数量的蚝壳墙,是非常罕有的。而且这些蚝壳是直冲到祠堂顶部的,相当气势恢宏!
黄连村优美水乡特色
何诒燕堂码头
俗称石狮脚。这里有一对石狮,是顺德目前为止保留得最大,而且最完整的明朝巨型古石狮。以石狮来镇水的码头在整个顺德范围内是非常罕有的景象!而它也见证着昔日众多奇迹的诞生,可谓“商贾云集”!昔日这个码头的河道是通往香港,广州等大城市的必经之地!
黄连的水乡美等你去发现
勒流龙眼村
龙眼村位于顺德区勒流街道东南部,连接佛山一环出口,辖区面积4.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多人,以梁、吕姓人数居多,龙眼古称“龙渚”,“渚”为小洲,西汉时期以蚕岗和演水间的村落为中心称“瓮城堡”(后称石涌堡),龙眼属石涌堡所辖,后以“龙眼”代替“龙渚”,龙眼也因龙舟点睛民俗活动名闻远近,至今,传承了六百多年历史。村内有梁氏祠堂、吕氏祠堂、余家巷宅门、严静庵、古桥、石狮埠头、天主教堂、蚝壳屋等是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近代名人梁敦彦是年第一批被清政府派住美国留学幼童之一。
龙眼名人:梁敦彦
梁敦彦(-),顺德勒流龙眼村人,年作为第一批幼童被清政府派往美国留学,年考入耶鲁大学,后获名誉博士学位。年任汉阳、天津海关道,年起,任清外务部右侍郎、会办大臣兼外务部尚书等职,年任北京政府交通部总长。梁敦彦是欧美同学会创始人之一,年欧美同学会成立时任首任会长。
梁敦彦
龙眼点睛
五月初一子时,太尉公生日,农历四月三十晚上子时,村民来到太尉庙敲打大鼓三下,再击打大锣三下,此谓“龙船鼓”,拜祭开始。五月初三上午,人们将神台清理好,摆上罗伞、锣鼓、以及各色贡品,准备好点睛用的香烛、龙耳、李子、花生以及具有辟邪降祥寓意的黄皮叶和龙眼叶,更换新对联。对联内容年年如是:“顺景八面看游龙,德望四方开慧眼。”暗含顺德二字以及龙眼点睛。
龙眼古桥
古桥历史悠久,首架竹木为桥,至宋砌石墩铺木板而过。明景泰三年顺德建县,古桥之路成为县道。明弘治中兴,古桥修旧如新为现貌(碑石已遗失,仅存碑座)。年顺德文物保护单位立碑续称古桥。古桥社位于古桥西岸桥头。始建于明景泰年间,不设项盖。清光绪七年在社拜台红砂岩石雕前一尺余立一花岗岩长方体碑石,阴刻:碑首“古桥社”,碑文“光绪七年岁次辛巳仲秋吉旦沐恩信神梁蕴玉堂敬送”。光绪甲午孟夏重修,项盖盖瓦,碑石移至桥阶旁竖立桥边。年再次重修,并在被毁之瓦房地基上建香塔亭一座,并立碑为记。
古迹:石狮埠头
梁氏大宗祠
龙眼梁氏有段古
南宋咸淳九年,即公元年,宋侯怀王失妃疑民所匿,逼杀珠玑子民南逃,梁氏族人生还者登陆龙渚三岗一带,与原村民勤耕勤织繁衍后世。与黄、吕、周、陆、余、李、麦等姓协力共建村容,开始经营民生贸易,并于西街河口建立桑市,交易桑叶,开展土法缫丝养蚕,屋旁村边种果种菜,逐步形成基水循环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格局。
转自顺德旅游美食素材来源:匠心勒流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