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健康为什么天冷干燥上火的人反而多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一种情况?天气冷了,体内却好像“火大”了,容易牙疼、喉痛、口舌生疮、口渴、便秘等。
一边是外冷,外冰,外寒;一边却又是内火,内燥,内热。
为什么天冷了,“上火”的人反而多了呢?
01
饮食过补~易积热
年底了,聚会多,好吃的多,炒货,香瓜子,零食,榴莲,还有烧烤,海鲜,麻辣香锅,羊肉、辣椒、枸杞、桂圆、当归等滋补食物,然而,补品吃下去了,身体却容易因此而积热,引起上火。
为什么好吃的都是容易上火的?
越是肥甘厚味吃多了,越容易脾胃堵着上火
越是辛辣刺激吃多了,越容易伤津耗液上火
越是炒过的,温性的,越容易上火
因此,冬天进补应适可而止,如果觉得寒冷可适当地吃一些偏温性的食物,但不宜过多,如果是温热体质者,则应清淡饮食。
02
环境干燥~易躁火
冬天多数人都喜欢呆在室内,而且还会将门窗紧闭,以防止寒风吹入。
其实,人体如果长期呆在温暖的封闭环境中,是很容易加重身体干燥程度的,如果人体脱水,容易出现喉咙嘶哑、嘴唇干裂、口渴干咳等“燥火”现象。
热和燥都会伤津。
所以,冬天气温虽低,但也应该时不时地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保暖设备温度不宜调太高,如果觉得干燥,建议使用加湿器,平时应注意多喝开水。
03
作息不规律易上火
太忙,压力太大,太累也会上火;孩子期末考试,工作业绩,明年工作安排......
本来好好的,熬夜写了一个方案,第二天口腔溃疡了。。
劳累会上火
劳心劳神会上火
熬夜伤阴,也会上火
说话多,耗气多,也会上火,口腔溃疡(很多老师,律师都是这样)
加班熬夜,晚上睡眠时间少,失眠多梦,白天又过度劳累,心悸心慌,情绪上焦躁郁闷会出现上火现象。
04
容易上火的第四个原因——体质
——阴虚的人容易上火
阴虚本来就是身体里阴液不足的人。阴虚即寒少,想想寒少了,阳就相对变多,阳多,即生热。
阴少,体液自然就少,所以阴虚的人热症偏多,身体怕热,口干舌燥,口唇红、大便干结,舌红少苔。
如果这时候,再往身体里加一点点热油(羊肉性温助热),这个身体肯定会冒上火。
——心肝火旺的人容易上火
这类人往往舌边尖红,烦躁不安,性急易怒,头晕目眩,入睡困难,动不动说话像吵架一样的,情绪波动很大,控制不住脾气。心肝火旺的人也容易上火,尤其熬夜后。
——湿热体质的人容易上火
这类人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不良的饮食结构及习惯是形成湿热体质的重要因素。一般多食辛辣肥甘、过度饮酒,而少食蔬菜、五谷等,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吃一点补的就上火,脸上永远像洗不干净一样,头发容易出油,容易生痤疮,身重困倦。
还有,上热下寒的人容易上火
现代人不避寒凉,而且贪凉,冷饮、空调、滥用抗生素、水果吃太多、爱穿露脐露腰露背破洞的潮衣、不爱晒太阳......这些习惯都会让大量寒湿进入体内,久而久之,肾阳就越来越不足,肾水制不住火,虚火在上焦、头面部飘着越来越旺。
如何辨别上热下寒的体质?
上热——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咽喉痛、青春痘、难入睡、易失眠、虚不受补,一补就上火......
下寒——小肚子凉,痛经,饮食耐温不耐寒,下肢常感到发凉......
舌相——舌质淡白(寒底),舌尖、舌边红(心火、肝火旺)
当饮食起居,还有体质偏颇,再碰上气候因素时,就会放大“上火”。
加上天气寒冷,当人受寒邪侵袭时,寒主收敛,寒则气收,阳为所束
人体阳气会被郁而不得宣达,这样就会导致:
一方面会加重身体内热;
一方面会有肢体动作不灵敏,身体被束缚,心神不宁,神气浮越,神气不安,亢阳外越,虚火上炎的情况出现。
?
针对这种情况,怎么破呢
调整饮食起居
少胡吃海喝,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既不要吃生冷的东西,也不能吃过于辛燥发散的食物,以免伤阳气,同时又要注意防止温补太过,郁积化热。
少熬夜少劳累,多休息,养足精神。寒冷的冬季,万物蛰藏,白昼逐渐缩短,黑夜逐渐延长。此时可以适当延长睡眠时间,作息应逐渐调整为“早卧晚起”,早点上床睡觉,如果时间允许,待到阳光照耀时起床最好,以躲避寒邪、求取温暖,避免阳气受到扰动。
泡泡脚
晚上可以泡泡脚,引火归元,把浮越之火往下引。
适量补水
水参与整个身体循环,保证身体不缺水,总体上就提高了抗病能力。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
仁量益养饮品根据“药食同源”思想,四气五味调和,“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为指导思想结合现代生化技术精制而成。精选茯苓、姬松茸、砂仁、覆盆子为主体;含复合氨基酸,小分子肽,促进吸收。运用食物调养身体,维护身体健康,改善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不含防腐剂,不含塑化剂,不含激素色素,不含香精,宝妈喝得也安心。春夏秋冬皆可食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