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时,为什么不推荐你用紫砂壶泡红茶白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圈内,紫砂壶一度火出了圈。
泡茶喝,常能看到诸如下文的各式说法。
“岩茶重水求香,用紫砂壶泡老丛水仙,汤感的醇厚稠滑程度倍增;”
“红茶最好用紫砂壶来泡,茶味更甜更细腻;”
“泡老白茶,紫砂壶能去掉老茶身上的陈杂味,令茶味更加顺滑……”
林林总总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但不知从何时起,紫砂壶的热度已经不同往日,越来越多茶客已经看明白了事实真相。
论泡茶,紫砂壶的作用还真的没那么神奇。
要想实现汤感更醇、茶味更顺、滋味更饱满,关键看茶叶的品质,而不是你用了什么茶具去泡茶。
前阵子去朋友那喝茶,看到他之前摆在博古架的紫砂壶,全部都撤了下来,心里很是好奇。
因为他可是我们身边出了名的紫砂壶爱好者,只要是在他那里约茶,少不了轮番派上各式紫砂壶出场。
而上一次,他竟然只往茶桌上摆了盖碗。
从马头岩肉桂,喝到桐木烟小种,再到年的白露寿眉饼,从始至终都没有换茶具。
奇怪,这不像那位老友的泡茶风格啊?
按朋友的说来说,他现在对紫砂壶的新鲜劲已经过去了。
早前听别人忽悠,说是淘点精品壶收藏能升值,到现在想转卖二手根本没人收。再联想到之前买壶被骗的经历,心里更是不爽,索性就换成盖碗了。
试用了大半年后,发现泡茶喝,还是简单点用盖碗比较好。
他从过来人身份看,紫砂壶身上的4点陈弊,一时半会无法消除!
《2》
一、紫砂壶泥料水深。
什么是真紫砂?哪些产地才是正宗的?怎么辨别真假?这一系列资深专业难题,导致紫砂壶的购入门槛不低。
因为价格便宜的,不用多想,肯定是假的。
但哪怕花了上千左右的价位去入手,如果自己不懂分辨,心里依旧是没底。
很多时候,哪怕自诩为专业、懂行的人,在买壶时也是从一笔笔真金白银的学费中,慢慢成长起来的。
哪怕花了不少心思去琢磨,也还是存在看走眼的风险。
对新手来说,要想买壶不被骗,那就更难了。
那天在喝茶时,老友说了番实话,几十块的便宜盖碗,他敢用,毕竟是瓷器而已,符合眼缘,用着顺手就行。
但那些价格只要百元出头的便宜紫砂壶,他可不敢盲目入手,就怕遇到化工壶。
泥料真假、工艺真伪、是全手工还是半手工……
这一系列的购入门槛摆在面前,着实令人不省心。
相比之下,选基础款式的白瓷盖碗就简单多了。
刚开始用盖碗泡茶时,到茶城买入三、四个基础盖碗,专门买来泡茶练手。
平日在泡茶时,哪怕失手打翻,磕碰磕裂也不至于太心疼。
而大几千买入手的壶,泡茶过程难免瞻前顾后,生怕出现闪失。
比起“玩壶”,不如简单回归到喝茶本身。
《3》
二、紫砂壶养护麻烦。
对喜欢玩壶的群体来说,养壶过程是一种乐趣。
但对其他人来说,每次泡茶后,紫砂壶的日常保养着实是太耗费时间与精力。
从卫生角度看,紫砂壶如果保养不当,内壁积累出一层脏垢,每次打开里面还能闻出杂味。
用这样的“脏脏壶”去泡茶,且不说污染好茶本味。
光从饮茶安全的角度看,就不敢让人放心饮下肚!
当朋友提到此处时,倒是想起之前在直播间时听到的说法。
有人称,紫砂壶的保养要诀是别将壶洗太干净,每次用完之后用清水冲洗就行,不然养不出包浆效果,不用担心茶垢积累会导致不卫生,只要茶垢不发霉就没事。
甚至在最后,还总结出一句惊世骇俗的话——紫砂壶有茶垢,泡茶才能增香。
听到这,心里已经彻底不淡定了。
用垢养壶,名为养包浆,实际上就是养出一层不卫生的脏垢!
泡茶喝,若是疏于茶具养护,倒不如用盖碗泡茶。
至少,白瓷盖碗的碗口大,盖与碗是分离的,瓷质表面光滑,清洗茶具时不存在卫生死角,简单用海绵擦一擦,瞬间就能光洁如新。
论日常的清洗难易程度,白瓷盖碗可比紫砂壶省心百倍。
《4》
三、紫砂壶存在吸香问题。
泡茶易吸香,是很多紫砂壶的通病。
紫砂壶内壁是不光滑的,没有釉面。
甚者,因泥料的特殊性,紫砂壶内部存在不少透气孔。
注入沸水泡茶,受到热力影响,这些气孔会逐渐舒张,贪婪地吸附茶香……
为此有不少紫砂壶爱好者认为,那是新壶还没“养”好,经过长期泡养之后,紫砂壶的吸香问题就不复存在。
“当你长期坚持一壶一茶,泡茶次数变多后,紫砂壶内部吸附进入的香气趋于饱和,再去泡茶不仅不会‘吸香’,反而更能‘增香’,茶汤风味显著提升。”
话虽如此,但在泡茶增香背后,隐藏着更可怕的真相。
同一把紫砂壶在泡茶用久后,哪怕不放茶叶进去,只加入清水,也能浮现阵阵茶香。
这些茶香可不是“无中生有”得来的,而是以往在泡茶时,吸附入内的香气。
比如,早大半年之前,泡老丛水仙残留的木质丛香。
比如,上一次泡桐木烟小种时,附着入内的桂圆香、松烟香。
再比如,某次喝老白茶时,余留下来的枣香、药香、陈香……
这些鱼龙混杂般的气味,在长时间放置过程中,早已失去茶香本身的清新、空灵、灵动之美。
逐层叠加过程中,还会让最终形成的气味驳杂。
最后再去泡茶时,好茶本身的纯正茶香会受到干扰与破坏。
论泡茶效果,不仅不能“增香”,反而是白白拖后腿!
《5》
四、紫砂壶出汤速度慢。
论器型,紫砂壶的造型设计,有圆有方、有高有扁,各不相同。
但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属于茶壶的一种。
茶壶的泡茶主体功能,离不开壶身、把手、壶嘴。
倒出茶汤的过程中,茶水要通过壶嘴,才能流出。
如果壶嘴设计过窄,倒出茶汤时,茶水会呈现细柱状流出。
水流缓、流速慢。
一旦狭窄的壶嘴内壁被泡开的茶叶堵塞,茶水必经之路被堵上后,茶汤流出速度会异常不畅。
得专门找工具去疏通,才能继续泡茶。
相比之下,盖碗泡茶的出汤会更干脆利落。
盖与碗是分离式的,能自由调节合盖开口大小。
倒出茶汤时,茶水顺着合盖缺口,倾泻而出。
比起茶壶泡茶的“柱状”流出茶汤,盖碗泡茶的“瀑布状”出汤,完全能做到数秒内倾倒出汤!
冲泡内质丰沛的好茶,前几冲泡茶时,对出汤速度要求比较高。
此时,用盖碗泡茶更能完美实现快出水的要求!
《6》
一众茶具里,紫砂壶拥有一定的优点。
有古朴质感,与茶席风格百搭;
保温效果好,泡茶时有把手隔热,不怕烫手……
但用紫砂壶泡茶,难免规矩太多。
比较出名的一点,非专壶专用莫属。
结合实际情况看,除了少部分资深爱好者外,绝大多数人在泡茶时,做不到一壶一茶。
普通茶客泡茶往往是一壶用到底,即便家里还有“备用壶”,在一把壶用顺手后,也不会考虑来回更换。
除非审美疲劳了,一把壶用腻了,才会根据心情换一把壶。
这样做,注定会让泡出来的茶汤串味。
泡过熟普的壶,用来泡大红袍。
泡过红茶的壶,再去泡老白茶。
一来二去,难以喝准好茶的原汁原味。
从省心、百搭、实用角度看,白瓷盖碗泡茶的适用性,远比紫砂壶来得广。
哪怕同一个盖碗,泡遍各类茶叶,问题也不大!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