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春饼桂圆,龙头龙鳞龙眼二月二是古

  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代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听起来平淡而恬然,实操起来则痛苦不堪。日出而作男耕,不睡懒觉,面朝黄土,脊背朝天,一个汗珠摔八十多瓣儿,虽然可以保持体重不用刻意减肥,可那有毛用,那个时代男的胖是令人羡慕的富态,而不是口诛笔伐的“油腻”。

女织似乎更惨。从早织到晚。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当然这也是夸张,如真能断五匹,估计好歹得留着当个不花钱的长工;迢迢牵牛星里的女主角:“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指布上的纹理)”。女主心也真大,三日断五匹的都被休了,你这零生产的还不得更惨。

仙女似乎也不例外,织女据说是王母娘娘的孙女,估计也是干的,亲孙女谁舍得让天天织锦——然后幻做彩霞。最后织女差不多得了工作抑郁症,私自下凡不说,还跑到日本找了个牛郎。

农业社会没有农业部长。皇上就是最大的农业部长。春季去天坛的圜丘祭天,圜丘由九圈青石板构成,1到81等差数列分布——九九归真的讲究。站在最中心号称天心石的石板上,据说能和天直接对话,祈祷天佑中华,风调雨顺。秋季丰收后去祈年殿还愿,谢谢老天爷这一个赛季的照拂。

工作若辛苦,工作结束后就会疯狂。所以秋收后都有起个社,就是大趴踢,形式其实和现代很雷同,吃肉喝酒唱歌跳舞,然后到处睡觉:丰年留客足鸡豚,农家腊酒浑。拄杖无时夜叩门,花柳又一村。(哈哈,这句改的太有才了)。

原诗: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工作若辛苦,工作前就会更疯狂。春节其实就是工作前的狂欢。春节基本是立春时分,老健春寒,都是不长之物。正月十五时雨水,气温正式上升。然后惊蛰,虫子蚂蚁雷声都开始出动了,劳动人民也要开始耕耘了——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连十个月基本没有周末,只有加班,没有调休,细思极恐。”还没出正月呢",这个不干活的托词已经失效,农历二月了,说什么也得上班了,所以整出个“龙抬头”来讲究一下。

二月二这天被称为龙抬头完全时因为天象,天象很重要,看过甄嬛传的都知道,钦天监的脚都伸到后宫了。古代二十八星宿中,有七个星宿组成了苍龙形状,二月二的晚上,龙角的角宿龙咽喉的亢宿龙爪子的氐宿开始陆续从东方出现,好像本来隐匿在云里的龙慢慢的抬起了头,所以龙抬头。

所谓的讲究,其实就是“少干活,多吃肉”。据说这天妇女不能拿针线,否则容易刺伤眼珠子,不能洗衣服,容易伤了龙皮。这一天不能这一天要吃猪头(其实就是吃春节唯一剩下的祭品),要剃龙头(即理发)——为了沾龙头的光也够拼的。吃饺子叫吃龙耳,吃面条叫吃龙须,吃春饼叫吃龙鳞,吃桂圆叫吃龙眼。龙是我们爱戴的,信奉的,依靠的雨神啊,爱你我就从头到脚把你吃个遍,这估计是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有的逻辑。

想想真是特逗,一边要吃龙眼,一边怕扎伤龙眼,咋地啦,眼瞎了之后不好吃么?

呵呵,龙抬头。给点理发钱

照大学问

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

长按







































白癜风的危害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aizhizx.com/gyjj/65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